标题:参加《再见爱人4》后,黄圣依竟成了“白月光” 内容: 没想到,参加《再见爱人4》后,黄圣依竟成了网友心中的“白月光”。 最近,网友们为了黄圣依离不离婚的问题操碎了心。 在《再见爱人4》中,观众发现了黄圣依不同以往的更多层次,生出我见犹怜之心。 “这是我想离婚的第三年”——黄圣依的一句话,炸开了她幸福美满婚姻的表象。 本以为她坐享“豪门婚姻”,无忧无虑,结果把《再见爱人4》看下来,她更像是被豢养17年的“金丝雀”,而且还是打工版的“金丝雀”——无法决定自己工作的自主性,被逼进行自己不喜欢的直播,还不知道自己名下的个人财产。 最关键的是,她还要忍受堪称“爹味大全”的杨子,浑身上下的精力都被吸干,无力对抗,无法脱身,成为婚姻中的“空心人”。 果然,“霸总与傻白甜”的剧情放到现实世界中,就从童话故事变成了恐怖故事。 另一方面,离开了杨子的捆绑,观众看到了黄圣依更有深度的一面。 以往爱炒作的浮躁喧嚣褪去,人们发现黄圣依其实内敛多于外放。 她会一个人在床上阅读厚厚的《博弈论》;把精力重心放在家庭,围绕孩子的作息安排自己的生活;为了提升自我,花两年时间去参加赖声川话剧的演出;她能够共情他人的感受,会在麦琳情绪崩溃躲进卫生间时前去安慰;她对另一半的所有诉求就是“被看见、被尊重”,但就这一点,杨子也是选择“视而不见”,一直把“小孩儿”挂在嘴边。 眼角的眼泪,让观众听到了黄圣依在平静而麻木的表象之下,自尊破碎的声音。 出生在上海知识分子家庭的黄圣依,从小生活优渥。 将“圣”字用于女孩的名字,也体现了家人对于女儿的希冀。 姥爷清华大学毕业,父亲是大学教授,母亲邓传理是报社编辑、记者,表舅吴敬琏是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 而黄圣依本人也毕业于上海最好的高中之一——上海交大附中。 天生丽质难自弃,17岁的黄圣依就在逛街时被星探发掘,参加主持人大赛获奖。 考入北京电影学院,是黄圣依从这个书香门第出离的第一次越轨。 良好的外形条件使得她的星途总是被眷顾——2003年出演首部作品《红苹果乐园》就成为大火的偶像剧,第二部作品就是周星驰的电影《功夫》,哑女一角令她走红,可谓出道即巅峰。 但是接下了,她却好像是一把好牌打得稀烂。 《功夫》上映不久后,黄圣依就陷入解约风波,与周星驰的公司“鱼死网破”,而背后为她撑腰的,就是那个以为救她于水火的杨子。 初出茅庐的小白花,遇上跨界娱乐圈的商界大佬,这样的故事足具吸引力。 杨子为黄圣依偿还了高达600万的解约赔偿,也顺势将其签到了自己公司名下。 黄圣依在节目中回忆对杨子最初的印象:“我觉得他是万能的,只要有什么事情,他都能够解决。 ”这彻底改变了黄圣依的人生轨道,只是那时的她还不知道后续的代价。 自此,黄圣依的名字和杨子彻底捆绑在了一起。 起初,他们是演戏搭档、老板和下属,杨子为黄圣依的表演事业规划布局。 后来,他们成了夫妻,共同生子育儿。 但是,黄圣依的作品没有一部再能超越《功夫》,反倒是在“炒作”这一领域,越来越得心应手。 多年下来,黄圣依从当初的“星女郎”“四小花旦”,被杨子拖成了靠上综艺、炒话题维持女明星形象的花瓶。 直至登上《乘风破浪的姐姐》,黄圣依的自我意识才开始觉醒,“原来她们还可以这样生活” 。 黄圣依才开始尝试掌握自己人生方向盘,而不是当杨子直播间里的吉祥物,成为杨子事业野心的摇钱树。 那个当时认为最有安全感的人,如今却成了最禁锢她的镣铐。 从《再见爱人4》的相处状态来看,观众认为黄圣依早已“精神离婚”了。 好在她的颜值仍能保持着《功夫》时期的巅峰状态,同时又具有岁月沉淀下来的成熟与笃定。 网友希望黄圣依能够多多出来拍戏,而不是被杨子捆绑着上直播赚快钱,尽可能夺回自己人生的主导权。 (大众新闻•齐鲁壹点记者 刘雨涵) 发布时间:2024-11-15 17:13:00 来源:醋椒影视网 链接:https://www.cujiao.cn/news/166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