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吓尿了,它们才是好莱坞的希望! 内容: 2020年以来,好莱坞的日子不好过。 疫情的直接影响自不必说,由此引发的连锁打击更难受:因为疫情而经济状况吃紧的编剧和演员们接连起来罢工要求提高收入,因为疫情而习惯了在家解决所有问题的观众发现看电影其实不用非得去电影院——或者,其实也不用非得看电影。 演员工会游行疫情前火得一塌糊涂的几个IP,延期的延期,拉胯的拉胯,不觉间就错过了整整一代观众,而新一届年轻人对“宇宙”什么的并没那么有情怀。 再加上几大片厂都为流媒体大战消耗了许多弹药,空耗了不少银子。 于是我们发现,在这几年间,最稳赚不赔的,最生生不息的,最有原创能力的电影,居然是从来都不被人瞧得上眼的恐怖片。 这几年间最让大家买着放心看着安心的电影公司,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六大” (眼看就只剩四个啦),而是A24、布伦屋和霓虹灯这些独立小厂。 拿最近来说,回归本源的《异形:夺命舰》在国内一骑绝尘,霓虹灯出品的恐怖片《长腿》在北美火得一塌糊涂,上映前就因为营销鬼点子太多而频上热搜,上映一个月后票房已达到9000万美元,听上去不多是吧? 人家的成本才不到1000万。 《长腿》而且《长腿》甚至不是特别典型的恐怖片。 要是奔着吓哭自己去的观众可能会失望。 它更像一部艺术电影,运镜和剪辑都很讲究,氛围就更是一流,气质上承接《它在身后》和《女巫》这两部上一个十年中最好的恐怖片,乃至《七宗罪》《沉默的羔羊》和《X圣治》这些“新黑色电影”老怪——外加一个被玛丽莲·曼森上了身的尼古拉斯·凯奇。 尼古拉斯·凯奇顺便说一句,本片的导演奥兹·珀金斯是安东尼·珀金斯之子,对,就是《精神病患者》那位。 真是恐怖基因的传承啊! 奥兹·珀金斯当你发现《异形》的新续集和《地狱男爵》的第N次重启,都返璞归真改走恐怖片路线时,会不会觉得——这才是全(好莱)坞的希望啊! 恐怖片历来是投资回报率最高的商业片类型。 1973年的《驱魔人》,成本约为1200万美元,至今已经创下4. 4亿美元的累计票房。 实际上,这部电影在拍摄时因为火灾等事故严重超支,按原计划本来只需花三分之一的钱,也就是400万美元。 《驱魔人》换句话说,假如一切顺利的话,《驱魔人》是一笔能让投资人赚一百倍的生意——当然现在能赚30倍也依然堪称神奇。 放眼影史,能创造如此奇迹的,大多数是恐怖片,而且有不少更夸张的比例:《女巫布莱尔》最初只花了1. 5万美元来拍摄,后来又追加了大约20万美元做修改和补拍,而该片的全球票房近2. 5亿美元——这意味着1250倍的回报率! 《女巫布莱尔》当然,我们还应该计入800万美元左右的宣发费用,并考虑院线分账这一重要因素,但无论如何,本片都堪称史上最“以小博大”的电影。 几年以后,《灵动:鬼影实录》再创奇迹,其票房达到了制作成本的90倍。 推出这部电影的,是一家刚成立不久的小公司,名叫布伦屋——没错,就是如今在恐怖片领域呼风唤雨的布伦屋。 《灵动:鬼影实录》《德州链锯杀人狂》《活死人之夜》《十三号星期五》《鬼玩人》《万圣节》……还有很多恐怖片迷耳熟能详的片子值得列举。 那么,为什么恐怖片总这么赚? 首先,跟其他类型片相比,恐怖片的成本要低不少。 因为它可以不需要大牌演员,不需要昂贵的特效,不需要宏伟的场地,不需要复杂的布景,只要你愿意,“几个穿得很简单的姑娘”加上“一间荒僻的小屋”足矣。 怎么可能不愿意? 恐怖片的导演和制片人最擅长精打细算了。 在好莱坞一线电影成本动辄破亿乃至破两亿的今天,大多数恐怖片依然只需几百万美元就能拍出来,两三千万的恐怖片就属于“大制作”了。 一份来自数据科学平台“Kaggle”的分析,统计了自1971年到2023年间的四万五千余部电影,结果显示,动作片和动画片的平均成本是最高的,而一部恐怖片的开销通常只有它们的五分之一。 其次,由于成本低,恐怖片不需要特别高的票房就能赚钱。 这意味着,它只需满足一部分特定观众的口味即可。 所以恐怖片可以很黄很暴力,而迪士尼就只能拍合家欢。 再者,恐怖片甚至不要拍得有多好。 《十三号星期五》问世之初就被传奇影评人罗杰·伊伯特骂得狗血喷头,但这一点都不妨碍该片以区区50万美元成本博得6000万美元票房。 观众知道自己想从一部恐怖片里得到什么,他们才不在乎影评人说啥——否则这个系列也不会连拍12部。 《十三号星期五》当然,品质出色的恐怖片只会更赚钱。 Kaggle的表格很清楚,从“很差”“一般”“较好”到“很好”,四个区域里恐怖片的表现都是最突出的。 如前所述,从2020年到现在,好莱坞遇到了不少麻烦,大量斥巨资拍摄的重头电影表现都不及预期。 大家马上能想到的例子肯定是超级英雄电影。 比如去年,《惊奇队长2》害迪士尼赔了2. 37亿美元,而《闪电侠》也巨亏1. 55亿(本文中相关数据来自电影媒体Deadline)。 不光超级英雄,很多过去十几年来屡试不爽的配方都在失灵。 这届观众已经厌倦了越来越玩不出花样的特效轰炸,厌倦了没完没了的续集前传和翻拍,几年的疫情让他们养成了更挑剔的口味,和“等流媒体上线再看”的习惯。 连皮克斯都开始赔钱了,哪还有什么金字招牌? 反正去年最有号召力的电影人是泰勒·斯威夫特。 唯独恐怖片不存在什么审美疲劳。 比如去年上映的《潜伏:红门》,该片是温子仁开创的恐怖片系列《潜伏》的第五部,但实际上温导从第三部开始就已经不再亲自参与,仅作为制片人坐镇。 《潜伏:红门》这部《潜伏5》的导演干脆由该系列的男主演帕特里克·威尔森来担任。 该片由布伦屋拍摄,制作成本1600万美元;索尼包揽发行,宣发成本倒有5000万。 但它创下1. 9亿美元的票房,再加上流媒体等方面的收入,Deadline的分析称,其纯利润可达到9200万美元。 说实话,《潜伏5》不算好电影。 但索尼却勇敢地让本片在2023年暑期档上映——就夹在两个超大IP《夺宝奇兵5》和《碟中谍7》之间。 结果它的首周票房竟压倒了上映第二周的《夺宝奇兵5》,次周票房也只比首映的《碟中谍7》差一点。 顺便说一句,《夺宝奇兵5》赔了大约1. 3亿美元,《碟中谍7》也没好到哪去。 温子仁打造的另一大恐怖IP“招魂宇宙”去年也推出了新续作《修女2》,同样是去年最赚钱的电影之一,以3800万美元的制作预算、9000万美元的宣发成本,换回2. 7亿美元全球票房,Deadline认为该片净利润约为8500万美元左右。 《修女2》一些沉寂已久的老IP也在近年发出新芽,大有“起死回生”之势。 距离系列上一部作品11年之久的《惊声尖叫5》,在电影市场因疫情反复而一片惨淡的2022年1月异军突起。 《惊声尖叫5》虽然连首映红毯都被迫取消,它却创下8200万美元的北美票房和1. 39亿的全球总票房。 按照Deadline的统计,该片制作成本仅2400万美元,净利近5700万,是该年表现最好的电影之一。 《惊声尖叫6》去年,《惊声尖叫6》创下1. 69亿美元全球票房和近6000万的净利润。 该片主演之一詹娜·奥尔特加此前因为出演Netflix恐怖剧集《星期三》而意外蹿红,为票房提供了强力助推。 《星期三》《鬼玩人》资格更老。 该系列首部问世于1981年,是赫赫有名的“以小博大”神话。 可惜自从1992年《鬼玩人3》问世后就一直无人问津,直到2013年才被索尼翻出来拍了部“重启版”,品质很一般,但票房也达到制作成本的五倍多。 去年,《鬼玩人》推出系列第五部电影,前传性质的《鬼玩人崛起》,制作成本1500万美元,全球票房1. 47亿,随随便便就为华纳创造了4600万美元的净利,连口碑都比前作有所提升。 《鬼玩人崛起》最后,根据电子游戏改编的恐怖片《玩具熊的五夜惊魂》也以2. 97亿美元的全球票房刷新了布伦屋电影的票房纪录。 该片的纯利润在1. 61亿美元左右,与《奥本海默》和《旺卡》不相上下,成本却只有它们的零头。 《玩具熊的五夜惊魂》 发布时间:2024-10-03 14:22:23 来源:醋椒影视网 链接:https://www.cujiao.cn/news/5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