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天道》林雨峰至死不知,伯爵以650万收购100万格律诗的真实目的 内容: 图片来源:相关截图,特别致谢,侵删。 电视剧《天道》中,乐圣和伯爵都是音响界的龙头企业,可是在得知只有百万小作坊格律诗,背后操作之人是丁元英时,两位总裁的反应是天差地别。 这也是后来,乐圣败诉的原因之一。 格律诗在拿到柏林五国专家十款音响测评之后,总经理叶晓明就按照丁元英的要求,向乐圣订购每月100套旗舰套件,合同期一年,也就是一年1200套,乐圣北京负责人拿不定主意,就向深圳总部请示。 总裁林雨峰听完汇报后笑着问:这么老套的招法居然还有人在用,不可思议,这公司挺能闹腾,什么背景? 总经理赵青回答说:这家公司是3月份开业的,虽然是个小门面,但门口停了辆宝马730轿车,车主是正天集团总裁韩楚风,据说是打赌输了,送给一个叫丁元英的朋友。 林雨峰说:韩楚风在商界是个人物,这个背景不小,但丁元英,这个人没听说过。 赵青又说:丁元英是韩楚风柏林大学的校友,曾在北京证券公司干过两年,是个音响玩家,有一套价值40多万元的音响。 格律诗公司既没有丁元英的利益,也没有韩楚风的利益,这种小公司也不可能承载他们这种人的期望值。 听到下属这样说,林雨峰就更没把格律诗和丁元英放在眼里了,于是作了个决定:一次性给格律诗1000套套件。 在林雨峰看来,格律诗的音响根据就卖不出去,对方又用的是乐圣的套件,无疑又是给乐圣做宣传,这何乐而不为。 可不想几个月后的音响展,丁元英把原价11600的音响直接降到3900元,至此500套音响,被抢购一空。 这下可把乐圣惹恼了,一纸诉讼将格律诗给告了,理由是:对方不正当竞争,要求600万赔偿。 可不想胜券在握的官司,乐圣竟然输了。 林雨峰颜面尽失,只能自杀得以解脱。 在小编看来,林雨峰的悲剧主要有三个原因:1 高估了自己,低估了对手乐圣的品牌标语是,只有矛没有盾,狂妄至极,林雨峰以为自己是音响界的佼佼者,就没人敢惹。 因为对自己的高估,反而低估了对手的实力。 丁元英在他看来,没听说过这号人,顶多跟韩楚风有那么点关系而已。 2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林雨峰在只了解丁元英片面的为人和行事作风时,就妄下结论,赵青作为下属,非但不提醒,完全是顺着领导的意思。 如果他们把丁元英在柏林的背景调查得清清楚楚,就会知道对手的强大,就不会这么轻敌了。 3 太傲,放不下面子林雨峰的朋友周剑华都说:你这种性格早晚要栽跟头,即使没有格律诗事件,你也会在别的事上栽跟头。 当初就凭丁元英是正天集团总裁的朋友,就凭韩楚风送的那辆宝马车,就你不该掉以轻心,就该知道这个人肯定不简单。 最后反问道:你是真怕穷吗? 你是丢不起面子。 同样,当得知格律诗背后之人是丁元英时,我们看看伯爵公司是怎么处理的。 丁元英,柏林大学经济学硕士,先后就职于柏林H. N. S国际金融投资公司、北京通达证券公司、柏林《世界经济周刊》经济发展战略研究员。 此人在1994年6月创办私募基金,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从股市至少卷走两个亿。 此人性格孤僻、不善交往,也没什么名气,但是真正了解他的人都有一个共同评价——鬼才。 面对这样一个鬼才,我们还能说格律诗事件只是简单的清仓甩卖吗? 伯爵总裁苏逸文作出决定:以650万的天价收购格律诗。 在下属们都疑惑不解时,他又说:你不接近它、不了解它、你怎么知道它值不值600万? 你怎么知道他会不会胜诉? 你又怎么知道该不该收购? 你接近它了没有? 看清楚了没有? 谈判了没有? 不得不说,这才是一个最 高领导者的战略、格局和眼光。 凡事不能看表面,不轻敌,只有了解、接近,才能看清楚其内在的本质。 如果当初林雨峰能有苏逸文这样的觉悟,也不至于后来落下个悲惨的结局。 发布时间:2024-10-22 17:21:40 来源:醋椒影视网 链接:https://www.cujiao.cn/news/77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