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家解析《南京照相馆》中的沉痛历史真相

一场震惊世界的屠杀,一次以照片为武器的无声反抗。取材于南京大屠杀日军罪证影像的电影《南京照相馆》凭借其独特的叙事视角和震撼人心的史实呈现,在首周末便赢得观众与口碑的双重认可:猫眼、淘票票双平台9.7分,豆瓣开分8.6。

影院内,字幕升起后的长久沉默,成为最有力的观后感。有观众动情分享:全场鸦雀无声,那种沉默,比任何声音都有分量。

本期《今日影评》特邀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研究员吴敏超,以历史照片为线索,为您深度解析影片《南京照相馆》所揭示的沉痛真相。

小切口,大历史:真相不容掩盖歪曲

吴敏超用小切口,大历史六个字评价电影《南京照相馆》。影片选择了一个极其微观却极具张力的舞台南京城内一家普通的照相馆,在南京大屠杀的时空背景下,既呈现剧情的跌宕起伏,更深刻揭露了日军侵略的血腥残暴与中国人民的顽强反抗。

南京大屠杀被称为世界三大惨案之一。历史学家估算,若罹难者手牵手站立,队伍能从南京绵延至杭州,总距离达321公里。电影以照片为切口,揭开抗日战争最沉重的一页。吴敏超指出,日军在1937年12月13日攻陷南京后,实施了大规模、有组织的烧杀抢掠:大规模纵火焚烧民居、商店、寺庙等建筑;对手无寸铁的平民和放下武器的士兵进行残忍地屠杀;抢夺公私财产,等等。

甚至有两名日军少尉野田毅和向井敏明,进行惨无人道的百人斩比赛,约定谁先杀到一百个人谁就赢。

除此之外,影片还揭示了日军对照片的刻意操纵:一方面用不许可封存血腥罪证,另一方面制造虚假的中日亲善摆拍场景。而这些真实底片的传递最终在东京审判中成为重要证据,向世界揭露了日本对南京的罪行。

导演申奥说:每一场战争背后,其实都还有另外一场文化战和舆论战。这场战争从来都没有结束过,它可能是和平时代的战争,也可能是在战争时代背后的那一场看不见刀光剑影的战争。无论在哪个时代,我都希望大家能够从《南京照相馆》中受到启示,了解真相。

显忠义真意,诉家国真情

吴敏超说,电影《南京照相馆》直击观众灵魂的力量,源于危难时刻迸发的民族精魂:刘昊然饰演的邮差阿昌以命相护,将日军罪证底片密缝衣袋;高叶饰演的龙套演员毓秀在目睹日军暴行后幡然觉醒,以穆桂英、梁红玉自励,严辞拒演秦桧的老婆 忠奸之辨、气节之魂,是中华文明赋予每个中国人的精神底色。

电影中有一个强烈的对比:一面是惨遭日军侵略的南京城,另一面则在照相馆里,老金为大家放映着祖国的大好河山,最终画面定格于万里长城。1935年华北事变后,华北之大,已安放不得一张平静的书桌了。正是在此危难时刻,《义勇军进行曲》诞生,唱响了用我们的血肉筑成新的长城万里长城正是中华民族的象征。

吴敏超说:当长城出现在电影画面中时,我想每一位观众都会思考:民族危亡之际,每一个中国人能做些什么?属于中华民族的新的长城,应是从历史的伤痛中走出,朝着人类共同的文明与更美好的未来前行。我们当珍惜和平,面向未来。

节目的最后,主持人晓丽以经典电影《姊妹花》的剧照为结束。照片定格了演员胡蝶与一位群演的身影。在《南京照相馆》中,演员高叶模仿这位群演的姿态拍下一张照片,最终通过后期技术合成为影片中最动人的一帧。

高叶在采访中说:她(毓秀)很像曾经的我。每次看到这张照片,我都会想如果没有那场暴行,她的人生会是什么样的?会不会像我一样幸福,可以勇敢地追梦?

我们衷心祈愿所有平凡而坚韧的生命,不再遭受暴力的摧残。愿吾辈自强,民族永固!

最新资讯

微信分享

微信分享二维码

扫描二维码分享到微信或朋友圈

链接已复制